基本介绍 编辑 钢结构 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高、**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较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的需要。 另外还有无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是不节能的,本技术用巧妙的特种连接件解决了建筑的冷热桥问题;小桁架结构使电缆和上下水管道从墙里穿越,施工装修都方便;无比节能是世界上一的一家以冷弯薄壁型钢建7层住宅的建筑体系。 在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在4,000-5,000 家左右。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截至目前,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的单位共238 家,但多数为年产1 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年产10 万以上的企业仅30 多家。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1)从钢结构不同业务类型的市场细分情况来看——智研咨询整理 在轻型钢结构领域,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参与竞争的中小型企业众多,呈现较强的区域化竞争格局,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竞争的重点体现为工厂化制造的规模优势。 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型锅炉刚架、海洋平台钢结构等高端应用领域,由于钢结构工程技术含量高,制作安装难度大、资金要求高,资质要求高,产品质量及精度要求高,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因而进入门槛较高,市场竞争取决于企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质量与品牌,产品毛利率较高。竞争主体主要为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的行业良好者(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的企业有本公司、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沪宁钢机、鸿路钢构等61 家),竞争环境相对缓和,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成为钢结构工程中的竞争重点。 (2)从区域分布来看,规模较大的钢结构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 山东、广东、北京等地,沿海及中部城市钢结构制造业发展走在全国**。据统计,20012年钢结构产量**全国**名的省市是:浙江203 万吨,上海182 万吨,安徽147 万吨,山东119 万吨,江苏91 万吨,合计占全国钢结构产量1/3 以上1。 (3)行业未来竞争态势 ①在节能环保的政策背景下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我国钢结构企业数量不少,但上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不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具有行业整合能力、节能低耗的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较少。“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一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将被逐步淘汰,一些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自主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和客户优势、具备设计制作安装一体化经营实力、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通过开拓市场、扩张产能、技术升级逐渐做大做强,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②“设计、制造与安装”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渐成为高端钢结构企业的发展模式 国际上钢结构优势企业主要采用“设计、制造与安装”一体化经营的业务模式。 目前国内众多钢结构企业受技术能力方面的制约,多采用构件加工与安装的经营模式,而广大中小企业更是仅以构件加工为主,盈利能力无法与行业内良好企业相比。 优秀的钢结构企业必须拥有一支**的安装队伍,具备严密的施工组织、完善的施工方案、娴熟的安装技术,并配之以先进的安装设备,从而为建设优质工程提供保证。 随着钢结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高端钢结构企业在钢结构产品制造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前后端业务链,采用了国际上主流的“设计、制造与安装”一体化经营的业务模式,在设计及安装环节提升竞争力,从而获取了**行业平均的毛利率水平。 ③在重型钢结构等高端市场的竞争形势将日趋激烈 在钢结构市场中,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型锅炉刚架、海洋平台钢结构等基于其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同时,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重型钢结构产品产生明显的引导与拉动作用,持续引导钢结构产品快速升级换代,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行业产品的持续、快速升级,一些技术升级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重型钢结构等高端市场的竞争形势将日趋激烈。 ④围绕产业布局在区域市场展开竞争 在区域分布上,规模较大的钢结构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长三角地区以及天津、北京等京津唐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入逐步加大,为钢结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南、西南、西北正逐步成为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新兴区域。未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逐渐凸显,一些在东部沿海区域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提前布局的企业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优势。